1.问:《条例》在坚持源头预防、规范工资支付行为方面,作了哪些规定? 答:(一)用人单位实行农民工劳动用工实名制管理。 (二)农民工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通过银行转账或者现金支付给农民工本人,不得以实物或者有价证券等其他形式替代。 (三)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与农民工书面约定或者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规定的工资支付周期和具体支付时间日期足额支付工资。 (四)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工资支付周期编制书面工资支付台账,并至少保存三年;向农民工支付工资时,应当提供农民工本人的工资清单。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于5月1日起施行。4月27日至5月3日为《条例》宣传周,甘肃建投一建集团积极落实各项工作,通过深入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维度的学习宣传活动,为《条例》的正式实施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工程建设领域一直都是农民工欠薪问题的高发区,如何保障农民工按时足额获得工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设专章对此作出规定。(《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为确保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条例》对用人单位主体责任、政府属地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进行了明确。来了解下!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的有关情况。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根治农民工欠薪问题的重要批示精神和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抓紧制定根治农民工欠薪专门行政法规工作部署的实际行动。《条例》的出台,开启了依据行政法规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新阶段,解决了之前主要依据规范性文件、地方性法规、规章进行治理的局限。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日前,司法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人就《条例》的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