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4》專題節目觀后感
在看完《榜樣4》后,我低頭看了看佩戴的黨員徽章,意識到,這不僅僅是表明黨員身份的一枚徽章,更代表著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身上承擔的那份沉甸甸的責任,支撐我們一往無前的那種堅守初心的力量,明白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到底昭示著什么……
普通崗位也可以有大作為
黨支部書記李連成的“吃虧學”,讓河南省濮陽縣慶祖鎮西辛莊村的村民成功奔上了小康路,雖然他個人吃了不少虧,但卻用自己的一件件吃虧事,帶領全村村民過上了幸福生活。本來是村里的“首富”,后來卻住到了“臭水溝”旁,“虧”的是個人利益,贏的卻是群眾的心,為百姓讓出了“利”。
“大湖鴻雁”唐真亞,20年,在蕩漾的洪澤湖里鋪出了“愛心郵路”、“致富郵路”,成為了連接當地居民與發展機遇之間的“連心橋”、“致富橋”。
“你沒死的時候,要把通知書送給人家啊!”“生命和通知書是捆綁在一起的。”一份大學通知書,承載著寒窗學子人生路上新的希望,而唐真亞,用自己的生命在為它護航,最后妥善投遞。
郵遞員,一份很普通的工作,但在他投遞的過程中,眼里看到的是漁民生活的不便和窮困。用最開始半年僅有180元的工資,支撐起這份他熱愛的事業,在水上郵路“劃”出了一座“致富橋”,為漁民帶去了“致富經”。
李連成、唐真亞,曾經,他們也許只是大家身邊的普通人,但他們堅守黨的信仰、堅守初心和使命,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為人民群眾服務,成為了不平凡的人,做出了不平凡的事。
和平年代,不朽的精神傳承
曾有時傳祥,今有李萌,他們都秉承著一個精神——“寧愿一人臟,換來萬家凈”。課本里關于時傳祥的故事至今記憶猶新,他不怕臟、不怕累的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
李萌,新時代的80后,一個眉清目秀的女孩子,卻選擇了抽糞這個“跌份兒”的活。也許,正是她在軍旅生涯中,在2008年的抗震救災中,那些永遠沖在一線的黨員,在她心里埋下了信仰的種子,堅定了她為人民服務的信念,榜樣的力量得到延續。
劉少奇曾對時傳祥說:“我們都要好好地為人民服務。你當清潔工是人民的勤務員,我當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務員。這只是革命的分工不同,都是革命事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是啊,只要是為人民服務的事,哪有什么高低貴賤可分,可貴的恰恰是不計較個人得失、不看重個人利益,全心全意為人民事業奮斗的精神追求。
“好干部”標準的踐行者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指出,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
海南的“羊書記”隋耀達就是這樣一位帶著初心奔波在扶貧路上的好干部。帶著對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加茂鎮界水村扶貧事業深深的牽掛情,隋耀達放棄省上的公務員崗位,將他的掛職期一延再延,拖著病體,只為帶領村民們真正脫貧致富,讓脫貧事業有始有終,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我是人民的勤務兵。”習近平總書記曾這樣說。黨的領導干部,其實都是“人民的勤務兵”。
一小步和一大步
美國著名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在登月時曾說了一句名言,“這是個人邁出的一小步,但卻是人類邁出的一大步。”攬月“天團”——嫦娥四號參研參試人員群體,就為人類探月工程邁出了歷史性的一大步。月球的背面是什么?在他們之前,無人得知,但在他們之后,全人類第一次通過成功在月球背面軟著陸的嫦娥四號探測器,通過“鵲橋”中繼星,看到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
兩代航天人,傳遞著激情和夢想的接力棒,黨旗、黨徽與科研進步交相輝映。參研人員伴著狼嚎入眠,就著沙暴進餐,不斷實現著飛天攬月夢,為人類事業貢獻著中國智慧。
在榜樣人物中,有扶貧干部,有一線工人,有個人,有團體,他們共同組成了新時代的國家力量。
《榜樣4》專題節目中,有一個環節,就是榜樣人物走上初心臺,重溫入黨誓詞。作為共產黨員,對著黨旗宣誓,不忘初心,堅守初心,讓初心更明、信心更足。
突然想起,在觀看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直播時,當李克強總理說:“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現在開始。請全體起立,鳴禮炮。”身處集團公司會議室的我們不約而同同時起立,大家神情肅穆,后來還齊聲同唱國歌,那天,直到直播結束,沒有一個人提前離場,所有觀看直播的人都用力揮舞著自己手中的五星紅旗,共同慶祝新中國70華誕。
我想,每個人都有一顆愛國的赤子之心,都有敬慕英雄、學習榜樣、見賢思齊的誠摯之心。榜樣的力量,仿佛是航海路上的航標燈,引領我們在正確的道路上揚帆遠航,在新時代、新征程上不懈奮斗!
(供稿 張家寧)
(照片來源:共產黨員公眾號)